安徽新聞聯播 :中集瑞江砥礪創新夯基礎,順勢而為促發展
安徽衛視新聞聯播記者 胡君
記者胡君:“這里是中集瑞江公司的生產車間,在我身后就是企業最新研發投產的一條攪拌車粉末噴涂生產線,這也是攪拌車生產的核心環節。這條線不僅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而且整個生產過程使用過的粉末材料都能夠回收使用,實現了固廢和廢氣的零排放。”
蕪湖中集瑞江汽車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中集瑞江不僅是采用了自動化粉末噴涂工藝和節能環保技術,自動焊接機器人、智能無人運輸車在生產線上更是隨處可見,讓攪拌車生產這種一直以傳統制造技術為主的產業也可以變得高大上。
蕪湖中集瑞江汽車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長 賈萬斗
賈萬斗:“對企業來說,可以說是革命性的改變,我們從2017年開始制造技術的改善和創新,投資上每年要1個多億,改造生產線,現在攪拌車下料工藝、鉚焊工藝、涂裝工藝和總裝工藝都完成了改造。”
蕪湖中集瑞江汽車有限公司攪拌車生產車間
中集瑞江用4年時間打造了一條全球技術領先的生產線,換來的不僅是生產效率10倍的提升,生產出的攪拌車產品使用壽命也延長了5到7年。今年盡管受到了疫情的沖擊和影響,但中集瑞江的產品銷量卻逆勢上揚。
蕪湖中集瑞江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張世濤
張世濤:“生產技術的創新改造讓我們與一般企業拉開了距離,今年5月份,我們不僅實現了復工滿產,產值還超過了去年同期水平13%,我們也成為了行業標桿。”
為了夯實制造業基礎,更好地推動傳統產業朝著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安徽已制定實施了制造強省建設方案和制造強省“政策10條”,每年技術改造投資約占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四分之一、工業投資的一半,另一方面,安徽還積極引導人才、資金等要素加速向智能家電、智能語音、新型顯示、機器人等優勢產業聚集,讓以“芯屏器合”為主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蓬勃發展。
制造業由中低端邁向中高端,背后是安徽極具優勢的創新“基因”,從中國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大等院校或新型研發機構,到中國科大先研院、中國聲谷等一批綜合型創新平臺,再到滿地開花的新興產業孵化基地,都在為安徽制造業發展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技術支撐。
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優質的產業發展環境、完備的創新制度體系,讓一批安徽制造在全國乃至全球脫穎而出,國產動態存儲芯片領軍企業、世界最大的新型液晶平板生產基地、六軸工業機器人產量全國首位,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國13%等等。穩步發展的安徽制造在新形勢下展現出了強勁韌性,今年前5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實現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5%,高于全國3.3個百分點,居全國第8位、中部第2位。